1、300周年院庆活动隆重举行。10月14日-15日,市委、市政府隆重举行苏州市社会福利院建立300周年暨弘扬慈善文化主题活动,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回良玉专程发来贺信,市委副书记、市长阎立到会祝贺并致辞。院庆活动全方位展示了我院的厚重历史与发展成果,展示了我市民政社会福利事业所取得的成就和古老苏州现代都市的文明形象,慈善文化和博爱精神在每一个工作人员心中永续传承、弘扬光大。
2、创先争优活动取得成效。在创先争优活动中,立足我院实际,抓落实打基础,深入开展各类文明创建活动,形成和谐共进的良好局面,获得了全国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试点示范单位、省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先进单位、省模范职工之家、省青年文明号、市“先进基层党组织”、市A级劳动保障信誉等级单位等荣誉,并于年底前通过国家民政部检查组对我院创建全国民政系统行风建设示范单位的验收。
3、社会工作成为旗帜。今年上半年,我院被正式命名为全国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试点示范单位。由我院社工所著并由省民政厅吴洪彪厅长作序的15万余字的《养老机构社会工作服务手册》正式出版,成为全国第一部养老机构社会工作实务专著。受民政部管理干部学院和培训中心邀请,我院社会工作专家为全国各地的养老机构管理人员培训授课。我院与中国人民大学社会与人口学院合作开展社会工作人才培养“双基地”建设项目,成为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工作专业实训基地。
4、成为苏州市首批志愿者实践基地。现全院登记在册的志愿者近200人,今年30余名国内义工加入儿童早教队伍,组建“周末叔叔周末阿姨”志愿者团队开展周末模拟家庭亲子游活动。60名来自10多个国家的外籍义工长期活跃在我院志愿者岗位为孤残儿童提供保育服务,外籍太太义工团队今年参评苏州市“志愿之星”十佳团队。
5、养老服务培训示范功能进一步凸显。全年共计完成初级护理员培训班2期,并承办了江苏省首届养老护理员中级培训班。在第二届全省民政行业职业(养老护理员)技能竞赛活动中,我院选派2名护理人员与兄弟单位组成苏州市代表队获团体二等奖,我院尹丽娟获个人二等奖并入选江苏省代表团,在全国比赛中获个人优胜奖,团体第三名。
6、养老服务转向精神养老和文化养老。举办国际风味美食节、文化艺术节等大型活动30余次,其中国际风味美食节吸引了近十个国家的百余名中外志愿者参加,其新闻图片经新华社发布,被新华网等十余家网站转载。在办好老年大学基础上成立彩虹老年康乐中心,设立手工室、书画室、数字体拟室、e家和团康室等,并安排专业人员进行指导。在全院范围内开展人文关怀行动。通过落实“三、二、一”服务规范;倡导“五主动”;推动“感动式服务”;开展“牵手服务”、“贴心服务”;发放温馨服务卡(册);提供便民便捷服务等内容拓展人文服务内涵。
7、孤残儿童教育转向社会拓展性。根据残疾程度和儿童特点,开展了职业体验、世博画展、世博模型展、美化院内环境等多种形式的拓展活动,将课堂教学与社会实践有机结合,让残疾儿童学会适应社会大环境。在宝马公司举办的全国儿童爱心绘画比赛中,我院苏小俊小朋友的作品荣获二等奖。
8、智障青年服务转向社会职业康复。拓展青残人员活动空间,根据智障青残人员活动需求,添置投篮机、跑步机,设立羽毛球场、乒乓球活动室、健身康复活动室、开心农场、开心养殖场、开心作坊等工娱疗活动室所。与沧浪工疗活动中心达成了长期合作协定,为工疗学员联系到了一次性浴帽、鞋套等加工工作,通过丰富多彩的工娱疗活动,促进青残人员身体和精神的康复。
9、内部管理体系实现换版升级。将原ISO9001-2000质量体系文件升级换版为ISO9001-2008版,新版更注重程序的可操作性,强化岗位职责,加强内部考核,强调科学管理。建立院科二级质控体系,成立医疗、护理、康复、特教二级质控小组,推行现场管理、精细管理,院科二级管理前置,工作前移,现场办公落实任务,现场指导解决问题。
10、膳食保障更趋科学。聘请专业营养师,分类制定普食、半流质、流质和糖尿病特饮及儿童营养等多种食谱,使饮食安排更加细化,营养搭配更加合理,更好的满足了各类对象饮食营养需求。同时以服务对象的需求与满意为出发点,每餐实时发放伙食意见反馈表至各部门,及时收集服务对象对饭菜质量的反馈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