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5月12日下午,三位年逾古稀的阿姨,来到二病区,亲手将印有“医德高尚,医术精湛”,“精心护理,胜似亲人”的两幅锦旗送到病区陆明芬护士长的手里,并感激地说:“非常非常的谢谢你们,是你们给了我们母亲最后一段美好的时光,让她安详地离去。”这三位阿姨是谁?为什么同时送上两副锦旗?其中又有什么样的故事呢?
原来这几位阿姨是二病区刚刚过世的206床周翠宝奶奶的三位女儿,她们分别从北京、上海、无锡专程赶来苏州,送上这两幅锦旗,不仅是表达对病区医护人员诚挚的谢意,更是对我们的医疗、护理工作的肯定和赞扬。周奶奶的大女儿说:“我们的母亲是位勤劳朴实的普通工人,年轻时为了抚育培养我们弟兄姐妹5人,省吃俭用,辛勤工作,积劳成疾,导致高血压、心脏病常年困扰,2006年7月又患上脑梗塞。作为子女的我们年岁都大了,又身在外地,很难陪在老人身边照顾她,对此我们都很痛心很无奈也很愧疚。我们深知母亲需要有一个很好的医疗生活护理,于是送来了福利院。”三个女儿都说,从老人住院到去世近四年的时间,她们经历了从不放心到放心再到完全信任这样一个心路历程,感受到了医护人员为病人所做的点点滴滴。精湛的医术,精心的护理,耐心地交流,让她们感动更让她们难忘:有一次来探望母亲,看见护理班长和护理员阿姨一起正为周奶奶洗头,老人就躺在床边由阿姨扶住,班长一腿跪地用温水轻柔地清洗着母亲的白发,动作温柔又利索,一会功夫就把老人的头发清理得干干净净,梳理得整整齐齐。此情此境让她们三姐妹热泪盈眶,那是感激更是发自肺腑的感动!
由于老人多次发生脑梗塞左侧肢体完全瘫痪,吃饭喝水时常会呛咳,大小便不能够自理,精神状态、认知水平、自我表达能力差,每天医生和护士都认真的巡视观察,发现病情变化及时处理。护理员阿姨定时为她翻身、拍背、勤换被褥、衣服,从未因长期卧床而出现压疮。老人的三位女儿感激地说:她们每次来探望,看到老母亲时都是整整洁洁的,并能够说上几句话。床位医生也和她们保持着电话联系,很细心地为她们介绍母亲的身体状况,饮食起居以及接受的医疗检查等等,让她们这些子女虽然不在母亲身边,却时刻知道她老人家的情况。可是生老病死是自然规律,2010年5月9日,母亲终于安详的走完了人生的旅程。正是有了二病区主任护士长的关心,有了医生高尚的医德,精湛的医技,有了护士和护理员的精心护理,她们的母亲在福利院开心、平静、安详地度过了人生最后的时光。“福利院的医生、护士、阿姨真是比我们这些子女都还细心体贴,感觉他们对待我们的母亲就像对待他们自己的亲人一样,正如那句:不是亲人,胜似亲人。这里才是我们母亲最好的归宿。作为子女的感激之情,无法用言语能表达的,只能送上两面锦旗,以表感激之情!”
二病区是我院接收院内院外各种老年病患者的重要部门,承担着诊断、治疗、护理的任务,病区医护人员优质的服务、精湛的技术,得了病人及家属的赞誉,每年收到的锦旗不下几十幅,每幅锦旗背后都有它的故事,它不但包含了病人及家属对病区工作的肯定,更是对病区工作的一种无形的鞭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