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整合优势互补 携手打造人才基地
——“苏州市社会福利院—苏州科技学院人文学院社会工作合作项目”调研报告
近日,苏州市社会福利院与苏州科技学院人文学院就社会工作合作项目达成共识,并于1月22日在苏州市社会福利院举行了隆重的签约启动仪式。此次合作项目的签订是苏州本土社会工作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开启了专业社会工作教育与实践紧密结合的发展新思路,营造了适合老年社会工作发展的良好氛围,将在更大程度上提高老年社会工作专业水平以及老年群体的福利水平。
一、各具代表性的合作双方机构
苏州市社会福利院是国内最早探索专业化社会工作的社会福利机构,迄今本土社会工作已走过了十多年的发展道路。在院领导的积极扶持推动以及专职社会工作者的不懈努力下,2007年苏州市社会福利院被民政部确定为首批全国社会工作试点单位,2009年成为全国首批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试点示范单位,在社会工作应用化、职业化方面拥有显著的实力和影响。
苏州科技学院人文学院是苏州地区起步较早、规模最大、培养体系相对健全、专业人才培养特色鲜明、尤其注重专业实践的社会工作教育单位。鉴于以上机构和学校关于社会工作发展的一致理念,双方经协商设立社会工作合作项目,宗旨是:学校利用地方社会工作资源,拓展专业方向,深化专业内涵;机构借助高校的力量,扩大建设成果,提高社会工作人才队伍素质。最终实现教学、科研、实务的有机统一。
二、四基地全方位培养社会工作人才
此次合作的基本内容包括学校选派学生到机构进行专业实习,学生为机构提供志愿服务,学校与机构视具体情况独立或共同完成科研活动,双方通过互动性交流促成社会工作专业成长等,为此,将形成四套机制,即专业实习管理机制、志愿服务管理机制、科研活动管理机制、专业成长促进机制。同时在苏州市社会福利院建立四个基地(所):
1.教学实习基地。根据教学计划的安排,选派学生到机构进行专业实习,从事老年社会工作实务等。
2. 社会实践(志愿服务)基地。学生以志愿者身份加入,在机构内提供相关的志愿服务活动,提升志愿者自身能力,完善机构志愿服务体系。
3.社会工作研究所。组建一支由高校教师和机构一线社工参与的研究团队,以机构为依托,搜集经验资料,总结实务活动,完成科研任务。
4.社会工作者成长基地。在学校教师与机构社工之间建立同辈督导小组,通过互动、研讨,相互支持,提升业务,促进社会工作者的专业能力的提高。
四个基地的建成将成为学校与机构实现专业合作的坚强后盾,为社会工作合作项目的开展提供充分有利的条件,为社会工作专业的发展源源不断的输送全能型人才。
三、优势资源互补保证合作切实可行
目前,机构内存在充足的可利用资源,在拥有社会工作师7人,助理社会工作师9人的良好专业发展的局面下,专职社工将实务工作贯穿于服务对象入院前、入院中和入院后的全过程中,建立了“四位一体”系统模式,由社会工作统筹管理、护理、医疗各条线,推动建设形成“五大专业人才服务体系”,即专职与兼职社工队伍体系;高学历、高资质的生活照料护理专业化人才服务体系;全科型、多技能的医疗卫生专业人才服务体系;能指导、能带教的康复医疗专业人才服务体系;懂教育、会引导的教学专业人才服务体系。另外专职社工还负责相关的科研课题工作、培训指导工作、专业督导工作、志愿者管理工作、社会沟通工作、维权工作等。十余年的专业实践积累了丰富的实务经验,2008年至今,福利院先后承担民政部《老年社会工作在机构养老中的应用、作用和探索》、《社会工作在福利机构孤残儿童早期干预中的作用》、《社会福利机构志愿者开发与管理模式研究》三项科研课题,2008年由专职社工撰写的《护理院老人心理呵护》论文获全国老年心理学研讨会一等奖,另有多篇文章刊载在《人口学刊》、《江苏民政医学》等国家核心期刊和省级专业刊物上,福利院还与高等院校科研机构联合开展福利院儿童社会适应性行为课题研究。
苏州科技学院人文学院的教学、科研以及信息资源也不容小觑。人文学院共有教职工80余人,其中教授14人,副教授22人,23人具有博士学位,现有硕士生导师13人。教师中具有高级职称的比率为64%,具有研究生学历的比例为80%以上,学历层次较高,45岁以下教师占教师总数的73%,教师来自多所高校,最后学历均为外校,学缘结构广泛。人文学院设有5个专业,即汉语言文学(师范、非师范)、历史学(师范)、广播电视新闻学、社会工作和对外汉语。近5年来,发表学术论文500多篇,出版著作50余部,主持并完成国家和省部级科研项目多项,获省部级科研奖10项,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奖3项,在某些研究领域已形成自己的研究特色和理论体系,在国内具有领先地位。苏州科技学院的信息资源也相当充足,图书馆现有三个分馆,总面积达2.46万平方米,纸质藏书已达127.5万册,订购中文期刊1700多种,外文期刊170种,已购买各种类型的中外文数据库达35个,图书馆自建数据库9个,数字文献总量已经超18TB,其中,电子图书已达260多万种。图书馆与国家科技图书文献中心(NSTL)、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文献中心(CASHL)、上海图书馆文献提供中心、国家图书馆文献提供中心及国内部分高校图书馆建立了协作关系,开展馆际互借和文献传递业务,参加了江苏省高校图书情报工作委员会组织的“通用借书证”互借体系,实现江苏高校图书馆藏书的互借共享。
苏州市社会福利院与苏州科技学院人文学院的资源各有优势,两者的合作必将互相取长补短,实现教学、科研、实务的完美结合,对本土社会工作的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必须抓住这一契机,充分调动有利资源,优化配置,促进合作项目的稳步开展,全力打造社会工作人才培养基地,共铸专业发展的新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