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日的午后,窗口吹着微凉的风,空气清爽怡人,小口品着香茗,随手翻开一本书,书名叫《你为谁工作》。本是打发一段时间,却不由自主被吸引着读了下去。
文章开头内容是这样的,一位心理学家为了了解人们对于同一个工作在心理上所反应出来的个体差异,来到一所正在建筑中的大教堂,对忙碌的建筑工人进行访问。他问遇到的第一个工人:“请问您在做什么?”工人说在敲石头,情绪充满了抱怨。第二个工人无奈地回答为了养家糊口。而第三个工人却喜悦地说:“正在参与兴建这座雄伟华丽的大教堂。”因为快乐所以并不感到劳累。同样的工作,却有如此不同的感受。设想一下不同的人生观、不同的态度对待工作,最后的结果会是如何呢?
我不由得想起读过的一篇文章。刘立荣和李盛,同样来自湖南农村,1990年进入长沙中南工业大学,同窗好友。刘立荣喜欢小事较真,注重细节,大学期间开始推销食物,爱看课外书籍,成绩并不出色。李盛,专业知识扎实,但做事马马虎虎。毕业时刘立荣被研究所聘用,而李盛好不容易才把工作落实。没多久,刘立荣提出一起去广东创业。两人来到广东,经历了求职的艰辛,在小霸王公司,刘立荣由于细致及专业知识扎实而先被聘用,后来在一件件小事中,刘立荣体现出了一丝不苟,认真细致的敬业精神步步提升。而李盛抱着拿多少钱干多少活的心理日复一日原地踏步。2002年刘立荣辞职创业,2009年成为身家15亿金立集团总裁。而李盛仍是月薪5000的技术员。
现实给出了答案。学历起点完全相同,家庭背景相似,一起求职,机会也是均等的,但是不同的工作态度带来了不同的结果。这就是态度决定一切。工作不是单单为了薪水,它体现了自己的人身价值,工作所带来的成就与快乐是薪水所无法比拟的。工作是为了自己,所以比尔盖茨的财产净值达到466亿美元依然在工作。而认真的工作态度就是竞争力,得过且过的人容易被浪潮淘汰,牢骚满腹的人首先会被裁员,而积极进取的人到哪里都会受到喜爱。与其每日抱怨庸庸无为,不如心中长存责任感,把工作中的小事当大事来做,接受工作的全部,要知道困难也是一种磨练,机遇总是垂青有准备的人。
既然是为自己工作,如何把工作做好从而提升自己呢?书里还提到了几个有趣的小故事。从前有个波斯人,拥有大片的花园和良田。一天,一个僧侣来拜访他,向他讲述钻石的形成及拥有它后富可敌国的价值。波斯人心动了,立刻卖掉农场去寻找钻石,历尽旅途的艰辛,痛苦地沉入海底。几十年后的一天,波斯人的儿子在自家花园里意外发现一块闪亮的黑石头。几天后,僧侣前来看到了石头的光芒,指出这就是钻石,他们奔向花园发现了钻石矿,这就是历史上最大的戈尔康钻石矿。大部分人没有意识到,自己手头平凡的工作就是一座宝贵的钻石矿,而是羡慕别人脚下的草地。特别是年轻时,拥有名校学历,心高气傲,对自己手头的工作不满意,耐不住挫折,不能发现机会。机会就在身边,但是一纵即逝,尽职尽责做好目前的工作,就能找到属于自己的钻石。
还有一个故事比较有警示意义。1989年,埃克森公司的一艘巨型游轮在阿拉斯加触礁,原油大量泄漏,给环境造成大破坏,但埃克森公司迟迟没有做出反应,以致引发了一场“反埃克森运动”,最后公司损失了几亿美元,形象严重受损。公司在关键时刻拖延不决,会给自身带来严重伤害,个人也是如此。对于上司布置的工作拖延隐瞒,寻找借口只会让情况恶化,拖延使人陷入恶性循环,低效能、疲倦、情绪困扰、被动,最后一事无成。工作中做事当分清轻重缓急,不要眉毛胡子一把抓,这就是工作方法的问题。
激情是工作的灵魂,当我们羡慕比尔盖茨,羡慕马云的财富时,不能忽略他们工作中饱满的激情,敏锐的眼光,永远年轻进取的心态。
看完全书,联想身边所见所闻,心中是有所触动的。人生是大海里那叶迎风起航的小船,有风雨也有阳光,有沉也有浮,乘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用激情扬起船帆,用有力的双手把握方向,敏锐的双眼不错过瞬息万变的风云,坚持驶向心中的绿洲。我想这就是此书要告诉我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