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新闻动态 院务公开 公示公告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向最好的中层努力——读《做最好的中层》有感(精福中心 卫雪兴)
来源: 日期:2014/10/29 8:57:42 人气:842
 

管理是一门学问,是一门艺术。自己虽在中层岗位上工作多年,深感还有很多不足。读了《做最好的中层》这本书,内心被震撼了。书中说到中层有三类:一流的中层将自己视为栋梁,主动承担重任;二流中层将自己视为“夹心饼”,被动完成任务;三流的中层被动、消极,处处埋怨,一事无成。回想起来,自己倒未想过要做“最好的”中层,但二流中层显然也不是所要追求的境界;至于三流中层,当然是决不甘心的,那是工作的失职,更是自我价值的迷失。

如何才能成为一名最好的中层,在我读完这本书之后,我想我应该改变以前的中庸想法,来好好思考这个问题了。

我们知道,中层管理者在单位组织中是骨干,是中流砥柱,承担了非常重要的角色。他们的工作业绩,直接关系到单位的发展和在社会上的地位。

俗话说,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在当代飞速发展的社会经济大潮中,不发展即是退步,慢发展也是退步。平庸不是做人的追求,作为中层,必须摒弃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的思想,克服等、靠、要、慵、懒、散的惰性,以奋发有为、积极向上的姿态,敢为人先、锐意创新的精神,承担起自己该承担的责任,为单位的发展竭尽所能,挥洒汗水和智慧,体现自身的价值。

读了本书之后,结合自己在中层岗位十多年的实际工作,谈一些感悟和想法。

作为一名中层,一个团队的带领者,要求各方面都是职工的模范和标杆。因此,必须对自己严格要求,把自己放在职工的“放大镜”下,处处以身作则。

首先加强学习。这是一个永远也不会过时的话题。带头学习政策法规,学习规章制度,学习专业理论知识,学习管理知识和技能,才能在管理工作中有足够的底气,在是非面前头脑清醒,旗帜鲜明,在遇到问题时不慌、不乱,迅速寻到对策。培养好的学风,是在今后管理工作中必须把握的原则,它将是使你和你的团队如虎添翼,发挥无穷战斗力的有力保证。

其次,办事公正,对事不对人。处事公正是一个基本原则,否则你的团队就不可能是一个团结和谐的集体,就是一盘散沙。人都是有感情的,管理也要人性化,但在原则问题上,不可有任何私情,必须按制度办事,对事不对人,一碗水端平。唯有这样,才能树立管理者的威信,保持团队的凝聚力。

第三,培养自身人格魅力。下属能心悦诚服地在你手下工作,不是因为你手中有权,靠权力指使人来推动的工作,也是被动的、低效的,要靠良好的人格魅力才能给下属带来榜样和力量,使其心甘情愿地义无返顾地投入工作。领导要有乐观的精神状态,稳定的情绪,宽广的胸怀,富有亲和力的气质,才能带领职工向着既定的目标前进。如果再加上你在工作中能身先士卒,发挥示范领导作用,那么你的工作就一定能高效顺利地开展。

第四,理解与支持。作为中层领导要尊重下属的人格、尊严及创造精神,爱护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当工作遇到困难时,主动为其排忧解难,增加他们的安全感和信任感;当工作中出现差错时,要充分分析导致差错的一些因素,同时承担自己应该承担的责任。当职工有意见甚至牢骚时,不必视为洪水猛兽,急于做“思想工作”,而要仔细倾听、分析,从牢骚中听出职工的诉求,反思工作中的不足。平时对下属多鼓励、夸奖,肯定下属的成绩、做法甚至为人,这样便满足了他们渴望被认可的心理,干劲会更足。

第五,沟通艺术与技巧。良好的沟通就像润滑油,能使一台机器顺畅地运转。作为一名中层管理人员,与上下级、病人及家属等有效的沟通是至关重要的。部门与部门之间通过有效沟通,能及时消除部门之间由于缺乏沟通造成的协调性问题,理顺工作上流程,提高整体工作效率;与病人家属的有效沟通,可以融洽医患关系,防止医疗纠纷。当我们在与别人沟通的时候,必须要把心打开,学会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学会换位思考,才能得到对方的认可和回应。

第六,强调团队精神。一个团队只有形成合力,才能发挥出最大的效能。要大力倡导团队意识和集体荣誉感,使职工充分认识到每个人都是团队中的一分子,每个人的所作所为要为这个团队负责。错误不是个人的事,还影响了集体团队的形象,同样,荣誉也是大家的,鼓励大家人人为集体争荣誉,人人为团队作贡献,我们的团队才会更加强大,更加出色。

以上只是一些粗浅体会,坦率地讲,做到应该不是很难,但要真正做好、做精却不是那么容易,因为涉及到具体的工作纷繁复杂,情况千变万化,人员层次不一、脾气性格千差万别,再加上内外环境的牵扯影响,我们的管理理念也在不断更新、发展中。对我而言,很多方面还需不断努力,不断感悟,不断修炼,不断成长。感谢院领导给我们这么好的精神食粮,帮助我们真正理解管理的精髓,从而发挥更大的能动性,向做最好的中层迈进。

2025@版权所有:苏州市社会福利总院 备案号: 技术支持:拾久科技